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公布,將“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列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建議》明確提出,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增強綠色發展動能。
經濟學上有一條著名的曲線——環境庫茲涅茨曲線。這條倒“U”形曲線揭示了一種規律:伴隨著經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會日益嚴重,但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個臨界點后,環境質量又會逐漸得到改善。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指引,中國堅決向“先污染再治理”說不,致力于跳出“環境庫茲涅茨曲線”陷阱,走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取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成就。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必然選擇,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在要求。
綠色低碳,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發展方式。《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同時明確要求“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建議》中“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要求,不是簡單淘汰傳統產業,而是要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從而開辟發展路徑,拓寬發展空間。如果說高耗能產業密集是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雙碳”的時代背景下提高低碳競爭力,就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4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2025年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工作要點》,部署了4個方面22項重點任務。其中明確要求,聚焦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健全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工作機制,推動新興領域能效提升,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揮綠色化轉型對數字產業的帶動作用,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美麗中國提供堅實支撐。
當前,數字化浪潮正以席卷之勢改變各行各業。堅持以數字化轉型帶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就能夯實新質生產力的綠色根基,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傳統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新質生產力是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需要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個產業領域的支持與配合,同時也會帶動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從而實現“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進一步催生新質生產力。
全面綠色轉型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讓數字產業向“綠”而行,讓傳統產業乘“數”而上,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行業綠色化轉型,帶動能源資源、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一定能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開創美麗中國建設新局面。
京ICP備13018232號-3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30016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京B2-2020355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0425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0541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京)字第181號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京零字第220018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76號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642 3089